-
网络中国节|就地过年:小包裹里的大年味
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以来,1月20日至29日(腊月初八至腊月十七)的10天,全国网络零售额达3441.1亿元人民币。[详细]
-
【网络中国节·春节】网上过节年味浓 多彩文化闹新春
[详细]
-
网络中国节:名家笔下的年味
[详细]
-
【网络中国节】“立冬补冬,补嘴空” 今天讲究吃啥?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谚语称“立冬补冬,补嘴空”。民间认为此时进行食补,可以补充元气抵御冬天的严寒。那么,立冬这天都讲究吃点什么呢?[详细]
-
网络中国节|就地过年:小包裹里的大年味
[详细]
-
网络中国节|四川多所高校放大招!花式宠留校学生太暖了……
近日,四川大学以“齐心战疫情 相守迎新春”为主题开展了留校学生迎新春系列活动,内容包括寻福袋、写春联、品茶、赏太极和变脸等,让留校大学生在过年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详细]
-
【网络中国节·春节】民俗漫画——过年(一)
[详细]
-
【网络中国节】做灯笼 过大年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外地群众都自觉响应国家号召,不回老家,就地过年。为了能让外地住户感受勉县人民的温暖与热情,体验传统文化,一起迎接牛年的到来,近日,勉县凯旋华府小区开展了“巧手做灯笼 留勉贺新春”活动,让小区住户一起动手制作灯笼,欢欢喜喜迎新年。[详细]
-
【网络中国节】神木举办文化惠民免费送春联活动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1月30日至2月1日,在2021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神木市举办了“笔墨凝书香·春联进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时,为这个特殊的中国年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欢乐氛围。[详细]
-
【网络中国节】神木:张灯结彩迎新春 节前氛围营造忙
春节将至,为给全市人民营造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神木市文旅局积极开展2021年春节氛围营造工作,通过彩灯装饰、安装绿化景观小品、挂灯笼等方式,在神木古城、杨业公园进行春节氛围营造。[详细]
-
【网络中国节】神木:剪窗花迎新春 传承民俗年味浓
“窗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窗户上都会贴上红红的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希望。剪窗花、贴窗花是深受神木人的喜爱,喜气的“福”字、充满着希望的“春”字、寓意着生活富足的“年年有余”,还有各种形态逼真、模样憨实的生肖动物,都是春节时大家喜爱的窗花图案。[详细]
-
【网络中国节】春节做豆腐 美味又“多福”
临近过年,神木市依旧保留着做豆腐迎新春的老传统,因为“豆腐”与“头福”“多福”读音相似,因此豆腐被寄予了祝愿来年生活幸福、吉祥有余的美好寓意。人们用四季所得,精心炮制年味,抒发对岁时的感怀,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详细]
-
【网络中国节】年味定边·赶集|这一天满足了这一年
当附近几个村子的人流都汇聚到乡镇时,集市就“圆”了。整条街道上人挤着人,摊挨着摊,卖家挺着胸脯漫天要价,买家咬着牙缝就地还钱,讨价还价声不断,再加上各种牲畜、家禽的叫声,机器轰鸣声,人们扯着嗓子打招呼声,各种声音汇聚成了一曲市集大合唱。虽然乱,但是“基本战线”还是比较分明。[详细]
-
【网络中国节·春节】用奋斗的每一天织就新年的新画卷
处处都是和乐的景象,处处都是喜庆的氛围。商场里张灯结彩,欢快的乐曲声中是春节越来越近的脚步;大街小巷喜气洋洋,红彤彤的对联,红彤彤的灯笼,红彤彤的中国结,一片火红的色彩里是日渐浓郁的年味;电视节目里已经开始拜年,手机里已经在互相问候,忙年的人们手里不停,脸上却挂着微笑……从每一个细节,从每一个场景,我们看到的都是喜庆祥和,都是国泰民安。[详细]
-
【网络中国节】赶年集
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一过腊八,乡村的年集就开始热闹起来。赶年集办年货成为农人们的头等大事。集市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一街两行的年货,琳琅满目,果菜禽蛋、五谷杂粮、衣服鞋帽、日用百货,还有鲜艳年画和春联。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的喧闹声不绝于耳。[详细]
-
【网络中国节】关中“礼馍”
逢年过节,带礼馍走亲访友的礼俗,既是不成文的规矩,也是物化为实体的寄托。婚丧嫁娶、庆寿祭拜,不同的事,送的礼馍也各不相同。如“订婚送礼”仪式上的“礼”是用红布包着的十二个花子馍。而参加葬礼,亲戚要蒸祭馍,女婿、外甥蒸的祭馍必须是方形的开花馍,俗称“糕子”,意为方糕开花,血脉传承,而别的亲戚蒸的则是圆形开花馍。这是老规矩,如果乱了,就会引起亲戚间的误会和纠纷,有的甚至会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详细]
-
【网络中国节·春节】农村过大年,习俗悄悄变
今年春节回到老家武威农村,在大小事中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或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又或是家乡蓬勃发展的缩影。[详细]
-
“网络中国节”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农历小年上线
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1年“网络中国节·春节”、“网络中国节·元宵”主题活动于农历小年上线,在春节、元宵节期间集中开展网上传播展示、在线互动交流等活动。 [详细]
-
提倡就地过年支持防疫 官方解答如何“留得下、过得好”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春节在即,对打工人而言,回,还是不回,成了一个两难选择。回,是否会遭遇各种不便?不回,当地生活是否有保障?[详细]
-
【文化走出去·海外春节】 文明融汇与文化自信的华章
为架起中外民间舞蹈艺术交流的桥梁,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东西方古老文明的融合互通,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与奥中友协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维也纳中国新年舞会于1月19日至20日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盛大举办。[详细]
-
【国际3分钟】世界都爱“中国年”
近些年,春节在海外越来越有人气。旧金山每年举行的中国农历新年大游行成了享誉全球的十大游行之一;春节时的伦敦,满城尽是狮子头!芬兰的圣诞老人还写起了春联……[详细]
-
【网络中国节】重温名家笔下的春节 品味年俗年味
庚子年春节即将到来。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之际,各地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吉祥,举家团圆,各自表达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祈盼。春节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骚客笔下钟爱的主题。[详细]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